公益新闻详情页

发布时间 :

  • 浏览量 : 970

“跑调”的慈善是“噪音”

“跑调”的慈善是“噪音

来源:中国工商时报

  陈光标从美国“行善”回来了,手里还拿着所谓的“世界首善”证书。和往常一样,欢迎他的并不是掌声,而是各种质疑。

  他就像是慈善家队伍里的郭德纲,不断以“慈善”之名给国人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段子。尽管这位慈善家一再用真金白银向外界推销他的善举,但换来的是媒体和公众的关注。

  对他稍有了解的国人,大多会用各种词汇形容他的“善举”,如高调、沽名钓誉等等那些看起来并不善意的词汇。但显然,陈光标并不在乎。无论外界如何评价,他依然我行我素,不按慈善事业的规则出牌;绕开慈善机构独自行事;向穷人抛洒钞票,并等待他们的赞美和欢呼。

  与传达善意相比,陈光标或许更在意自己有没有成功登上新闻头条。这种暴力的慈善不但是对慈善价值观的破坏,而且是对社会信任基础的破坏,更是对慈善事业的伤害。

  有评论认为,陈光标此次走出国门做慈善,是一种的行销举措,达到了他想吸引世界目光的目的,对于他个人的品牌有一定帮助,很多人是通过陈光标的慈善事件认识的陈光标,进而又去了解他的企业,陈光标和自己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品牌互动和良性循环。虽然最终的效果是招致各种质疑,但是确实让人记住了他,记住了他的“慈善”。陈光标的这种慈善方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值得国内的慈善机构反思。

  首先要反思的就是对慈善观念的传播。国内的慈善机构的表现大多默默无闻,几乎没有树立品牌和形象的意识,这造成了,各慈善机构机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,没有特定的帮助群体;更没有向社会传递管理严谨、专业的正当形象。因此,往往一旦爆出丑闻,名声扫地。

  另一个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郭美美事件。郭美美,这个蜚誉全国的女孩,事实上并不在乎外界的评价,她似乎只在乎自己是否身居“上层社会”。正是这种虚荣揭开了红十字总会的大秘密,让红十字擅用善款的行为大白天下。

  除此之外,有报告显示,2012年,我国社会捐赠总量(含我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)共计约817亿元,相当于人均捐款约60.4元,不过该数字只占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约0.25%。与2011年度相比,全国接收捐赠额减少28亿元,同比减少3.31%,这也是我国接收捐赠额连续两年下降。

 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此前表示,导致捐赠总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则是受到郭美美“问责风暴”的持续负面影响。当然也包括,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、重大自然灾害的减少等等。可见,郭美美事件的曝出,着实降低了公众对慈善的信任。

  在其暴露出的问题中,首当其冲的就是慈善机构在管理和专业程度上依然水平极其有限,甚至违规违法、滋生腐败。这些问题伤害了社会对慈善的信任基础,更伤害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。

  而如陈光标一样的高调“慈善家”们,为争夺眼球而施以“暴力”的慈善更加扭曲了慈善的真正意义。可以说,在一个个丑闻和暴力慈善的堆积之下,国内的慈善的真正含义正在被透支。

  而慈善,这种原本散发着人性光辉、开启善念的事业,被诸如此类的事件蒙上阴影,实在令人遗憾。而各种慈善机构,在组织和传递善良的同时,更应在管理、程序甚至宣传上,从内而外的努力维护机构的形象,当然,不仅仅是维护机构,更是在维护慈善本身的形象,维护社会对慈善的信任。(赵霞)

新闻联结:http://ccn.people.com.cn/n/2014/0718/c366510-25298948.html